谷歌服務器又一次全球宕機,Gmail、YouTube均受影響
分類:云服務資訊
編輯:聊聊云計算
瀏覽量:190
2020-12-15 17:42:56
剛剛,谷歌服務器又一次全球宕機!
12月14日訊,據彭博社報道,Google公司服務器中斷,導致旗下的YouTube、Gmail、Google Drive、Google Search等服務出現死機,用戶無法正常使用,全球多個國家及地區用戶均受到影響。
Google方面已證實了這一消息,并稱包括日歷、視頻會議應用程序等服務都也遭到了停機。
據監測網站DownDetector發布的在線中斷報告顯示,中斷服務在美國東部時間上午6:30達到峰值。一開始部分用戶嘗試登錄YouTube時,會出現“出了點問題”提示字樣,嘗試登錄Gmail會出現“發生錯誤,請稍后再試”的警報。
后來影響范圍開始大面積擴散,到了紐約時間早上6:30,谷歌工具已經無法為美國、英國和整個歐洲的用戶提供負載。同時,各平臺陸續收到了成千上萬條的投訴,他們表示Google的辦公工具,例如云端硬盤、Google Maps和Google智能家居產品Nest等均無法正常使用。
直到早上8點左右,谷歌表示已經恢復了“絕大多數”的用戶服務,并稱“我們將繼續努力為其余受影響用戶恢復服務。”
谷歌5個月內第3次宕機
據了解,這已經是谷歌5個月內第3次宕機。
公司上一次全球宕機是9月25日,當時Google系統癱瘓多半集中在美國東岸,Gmail、YouTube、Google云端在系統死機時,不斷有用戶持續嘗試進入,但都無法順利使用。
再往前追溯,今年8月20日,谷歌旗下多項服務傳出異常,包括Gmail、Google云端硬盤、Google文件、Google Meet等,官方搶修5小時后才回復正常。這次宕機事故受影響用戶多數集中在印度、美國、澳洲、日本和馬來西亞等地區。有分析人士認為,對于一個已經成長為互聯網上最大的流量和活動驅動力之一的系統來說,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失敗。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對于任何網站或提供商來說,服務器中斷都是很常見的,包括Google以及Apple Inc.,Amazon.com Inc.,Microsoft Corp.等其他公司在內。
事實上,云平臺宕機并不是件新鮮事兒。近兩年,因為云平臺宕機造成的事故數不勝數,比如 Gitlab 曾因誤刪除引起服務中斷 18 小時,并且無法完全恢復;亞馬遜 AWS 因一條錯誤指令引起宕機,隨后大部分互聯網,包括 Slack、Quora 和 Trello 在內的企業平臺停機 4 個小時;微軟 Azure 公有云出現超過 8 小時的存儲可用性問題等。
云平臺宕機,企業如何自救?
無論是傳統環境還是云環境,都不能做到絕對的“持續可用”。大部分情況下,云環境的可用性和可靠性都比傳統環境要高,這主要是因為云平臺的運維更加專業。既然任何環境都有出現故障的可能,那么需要重視的問題就是“發生故障時,應該怎么辦”。
首先,要接受風險,這一點很重要。
從現階段國內的云計算發展進程來看,上云是不可避免的,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應該保持正確的心理,畢竟只要是系統,都會發生故障。國內主流云計算廠商已經投入了大量精力和成本在可用性和可靠性層面,這肯定要優于不少技術能力不足、成本有限的企業自建服務器。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那么走應急預案,用非系統的方式盡量降低風險。例如,某個服務宕機了,及時在官網做出聲明。
其次,分散風險。
云環境的同城雙活、異地災備等方案基本就緒,盡量在經濟和人員條件可行的情況下使用這些分散風險的方法。如果故障只出在一個服務器集群,采用異地災備方案可以在最快時間切換到另一個集群,從而保持系統可用。雖然還是會有中斷,但是可以最快時間恢復。
按照此模式,云下系統做云上災備也是防范傳統環境出現可用性問題的一種重要手段。
怕宕機,用新網云,新網云服務器搭載穩定的網絡架構,采用成熟的網絡虛擬化技術,保證網絡高可用性。并且通過網絡訪問控制列表和安全組,切實保證您云上資源的安全性:http://www.xinnet.com/cs/cs.html
12月14日訊,據彭博社報道,Google公司服務器中斷,導致旗下的YouTube、Gmail、Google Drive、Google Search等服務出現死機,用戶無法正常使用,全球多個國家及地區用戶均受到影響。
Google方面已證實了這一消息,并稱包括日歷、視頻會議應用程序等服務都也遭到了停機。
據監測網站DownDetector發布的在線中斷報告顯示,中斷服務在美國東部時間上午6:30達到峰值。一開始部分用戶嘗試登錄YouTube時,會出現“出了點問題”提示字樣,嘗試登錄Gmail會出現“發生錯誤,請稍后再試”的警報。
后來影響范圍開始大面積擴散,到了紐約時間早上6:30,谷歌工具已經無法為美國、英國和整個歐洲的用戶提供負載。同時,各平臺陸續收到了成千上萬條的投訴,他們表示Google的辦公工具,例如云端硬盤、Google Maps和Google智能家居產品Nest等均無法正常使用。
直到早上8點左右,谷歌表示已經恢復了“絕大多數”的用戶服務,并稱“我們將繼續努力為其余受影響用戶恢復服務。”
谷歌5個月內第3次宕機
據了解,這已經是谷歌5個月內第3次宕機。
公司上一次全球宕機是9月25日,當時Google系統癱瘓多半集中在美國東岸,Gmail、YouTube、Google云端在系統死機時,不斷有用戶持續嘗試進入,但都無法順利使用。
再往前追溯,今年8月20日,谷歌旗下多項服務傳出異常,包括Gmail、Google云端硬盤、Google文件、Google Meet等,官方搶修5小時后才回復正常。這次宕機事故受影響用戶多數集中在印度、美國、澳洲、日本和馬來西亞等地區。有分析人士認為,對于一個已經成長為互聯網上最大的流量和活動驅動力之一的系統來說,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失敗。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對于任何網站或提供商來說,服務器中斷都是很常見的,包括Google以及Apple Inc.,Amazon.com Inc.,Microsoft Corp.等其他公司在內。
事實上,云平臺宕機并不是件新鮮事兒。近兩年,因為云平臺宕機造成的事故數不勝數,比如 Gitlab 曾因誤刪除引起服務中斷 18 小時,并且無法完全恢復;亞馬遜 AWS 因一條錯誤指令引起宕機,隨后大部分互聯網,包括 Slack、Quora 和 Trello 在內的企業平臺停機 4 個小時;微軟 Azure 公有云出現超過 8 小時的存儲可用性問題等。
云平臺宕機,企業如何自救?
無論是傳統環境還是云環境,都不能做到絕對的“持續可用”。大部分情況下,云環境的可用性和可靠性都比傳統環境要高,這主要是因為云平臺的運維更加專業。既然任何環境都有出現故障的可能,那么需要重視的問題就是“發生故障時,應該怎么辦”。
首先,要接受風險,這一點很重要。
從現階段國內的云計算發展進程來看,上云是不可避免的,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應該保持正確的心理,畢竟只要是系統,都會發生故障。國內主流云計算廠商已經投入了大量精力和成本在可用性和可靠性層面,這肯定要優于不少技術能力不足、成本有限的企業自建服務器。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那么走應急預案,用非系統的方式盡量降低風險。例如,某個服務宕機了,及時在官網做出聲明。
其次,分散風險。
云環境的同城雙活、異地災備等方案基本就緒,盡量在經濟和人員條件可行的情況下使用這些分散風險的方法。如果故障只出在一個服務器集群,采用異地災備方案可以在最快時間切換到另一個集群,從而保持系統可用。雖然還是會有中斷,但是可以最快時間恢復。
按照此模式,云下系統做云上災備也是防范傳統環境出現可用性問題的一種重要手段。
怕宕機,用新網云,新網云服務器搭載穩定的網絡架構,采用成熟的網絡虛擬化技術,保證網絡高可用性。并且通過網絡訪問控制列表和安全組,切實保證您云上資源的安全性:http://www.xinnet.com/cs/cs.html
聲明: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自行上傳,本網站不擁有所有權,也不承認相關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本社區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發
送郵件至:operations@xinnet.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本站原創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
需注明出處:新網idc知識百科